{{sellerTotalView > 1 ? __("sellers", {number: sellerTotalView}) : __("seller", {number: sellerTotalView}) }}, {{numTotalView > 1 ? __("items", {number: numTotalView}) : __("item", {number: numTotalView}) }}
免运费
Yami

Nickname

请告诉我们怎么更好地称呼你

更新你的名字
账户 订单 收藏
{{ inviteNavTitle }}
退出登录

切换配送区域

不同区域的库存和配送时效可能存在差异.

历史邮编

{{email ? __('Got it!') : __('Restock Alert')}}

我们将在商品到货后第一时间通知你。

取消
Yami

京东图书

数据之巅 大数据革命,历史、现实与未来

{{buttonTypePin == 3 ? __("Scan to view more PinGo") : __("Scan to start")}}

数据之巅 大数据革命,历史、现实与未来

{{__(":people-members", {'people': item.limit_people_count})}} {{ itemCurrency }}{{ item.valid_price }} {{ itemCurrency }}{{ item.invalid_price }} {{ itemDiscount }}
后结束
{{ itemCurrency }}{{ item.valid_price }}
{{ itemCurrency }}{{ priceFormat(item.valid_price / item.bundle_specification) }}/{{ item.unit }}
{{ itemDiscount }}
{{ itemCurrency }}{{ item.valid_price }} {{ itemCurrency }}{{ priceFormat(item.valid_price / item.bundle_specification) }}/{{ item.unit }} {{ itemCurrency }}{{ item.invalid_price }} {{itemDiscount}}
{{ itemCurrency }}{{ item.valid_price }}
后结束促销
后开始秒杀 后结束秒杀
{{ getSeckillDesc(item.seckill_data) }}
{{ __( "Pay with Gift Card to get sale price: :itemCurrency:price", { 'itemCurrency' : itemCurrency, 'price' : (item.giftcard_price ? priceFormat(item.giftcard_price) : '0.00') } ) }} ({{ itemCurrency }}{{ priceFormat(item.giftcard_price / item.bundle_specification) }}/{{ item.unit }}) 详情
商品有效期

已下架

当前地址无法配送
已售完

商品描述

展开全部描述
编辑推荐

《数据之巅》作者开中国大数据之先河,《数据之巅》内容更加丰富,观点更加震撼,堪称作者集大成之作。《数据之巅》将再次掀起全民阅读大数据的热潮。
作者是中国数据文化的首倡者,提出把科技符号变成文化符号的理念,倡导数据治国的理论。
数据,科学的生机和命脉;数据之巅,进入科学的殿堂,引领未来的思索。记住,我们要用数据来说话,用科学来思考。
史学家许倬云、招行前行长马蔚华、中国宽带资本董事长田溯宁联袂推荐;神州数码公司董事局主席郭为、中信银行行长朱小黄、万向集团副董事长肖风倾情解读。
《数据之巅》案例丰富,生动,读起来趣味盎然,又不失科学的风采和素养。

海报:

数据之巅 大数据革命,历史、现实与未来

数据之巅 大数据革命,历史、现实与未来

内容简介

数据,自古就有,人口普查、农业统计、军事战争、政治计算……数据虽小,却有助于治国安邦。美国之所以繁荣鼎盛,数据文化根基牢不可破概是主因之一。
信息爆炸、互联互通、智慧城市时代,大数据,更以排山倒海之势席卷全球,政府施政、企业掘金,大众要公平与正义,大数据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
在《数据之巅:大数据革命,历史、现实与未来》这本书中,从小数据时代到大数据的崛起,作者以宏大的历史观、文化观、大数据观,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数据科学、智慧文化的全景图。全书从美国建国之基讲起,通过阐述初数时代、内战时代、镀金时代、进步时代、抽样时代、大数据时代的特征,系统梳理了美国数据文化的形成,阐述了其数据治国之道,论述了中国数据文化的薄弱之处,展望了未来数据世界的远景。
“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推崇知识和理性,用数据创新”,作者不仅意在传承黄仁宇“数目字”管理的薪火,还试图把数据这个科技符号在中国转变为文化符号,形成一种文化话语体系。大数据正在撬动中国的制度创新、科技创新。阅读此书,历史与现实相互融合,知识与激情相互交织,思想与观念相互碰撞,未来与前景必定豁然开朗。

作者简介

涂子沛,江西吉安人,现居美国硅谷。2012年其著作《大数据》在中国社会开大数据之先河,引发了大数据战略、数据治国和开放数据的讨论,历史学家许倬云先生盛赞其“为华文世界开创了一个重要话题”。本书为作者第二本著作,全书对大数据追根溯源,提出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让中国获得了后发优势,中国要在大数据时代的全球竞争中胜出,必须把大数据从科技符号提升成为文化符号,在全社会倡导数据文化。
作者本科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系,研究生毕业于中山大学和卡内基梅隆大学,获公共管理硕士和信息科学硕士学位。

精彩书评

★涂子沛先生开启了一道大门,我相信,后面会有更多的发展,让大家进入这一个重要的现代文化园地。

——许倬云知名历史学家、美国匹兹堡大学历史系荣誉讲座教授


★在《数据之巅》这本书中,涂先生跳到了哲学思考的层面,以统计学的社会应用为切入点,解构数据文化在美国政治、经济乃至军事发展上起到的关键作用,一环扣一环,构思精巧,故事生动,逻辑清晰,读起来实在“解渴”。感谢涂先生的智慧,为时代贡献了一部杰作!

——郭为神州数码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涂子沛先生的《数据之巅》通过追溯梳理美国的数据历史、展望人类的数据未来,给中国社会提出了一个数据时代的新命题——如何构建数据文化?本书引人入胜、发人深思,是不可不读的好书。
——马蔚华招商银行前行长


★数据本无大小,但运用数据的立场却分出大小,是谓大数据。数据表示的是过去,但表达的是未来,所以观察数据需要有历史观。涂子沛先生的这本新作《数据之巅》以大历史、大数据、大社会、大进步的格局,通过数据将遥远拉近,将悠久缩短,将巨大归聚,将过程简直。无论你从事何业或研究何题,都值得认真阅读这部巅峰之作。

——朱小黄中信银行行长、中信集团监事长


★大数据是互联网金融的基础支柱。互联网金融是云计算、大数据、社交网络这个移动互联大时代里的小时代。时代潮流,浩浩荡荡!涂子沛先生的大数据系列著作,带您观时代大潮!
——肖风通联数据董事长、万向信托董事长


★涂子沛先生《数据之巅》一书的历史高度和现实意义,超出了他的《大数据》。如果说他上部书开启了中国人对大数据的认识,此书则从历史的角度来说明,对数据的理解和掌握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中国人在“初数时代”是被动的、落后的,黄仁宇在他的名著《万历十五年》中也将中国明朝未能走向资本主义归结为中国人不能在“数目字上管理国家”。在新世纪的大数据时代,我们能否成为参与者甚至领导者?子沛这本书中有诸多可贵的思考和启示,我向读者推荐。

——田溯宁中国宽带资本董事长


★涂先生深思熟虑,用语殷殷,穿行在中美两国的历史中,努力发掘各个大数据改变观念,改造社会,改革制度的故事,无论人与事件,都是栩栩如生,发人深省。这本书让我们有目标有信心,也给我们创新的无限空间。

——王巍中国金融博物馆理事长


★大数据的江湖有两派,国家治理派和产业升级派。涂子沛先生无疑是国家治理派的宗师,这本书在美国200多年的政界商海、刀光剑影中勾勒出雄浑的数据思维、文化、价值观和方法论。临到尾处,我的期待愈来愈强。他的一本书《大数据》在通篇的历史视角、西方视角后,煞费苦心附上一篇“挑战中国”的尾声,把人拉回当下、令人掩卷忧思;这次果不其然,子沛以整整一章的浓墨重彩,挑战了“智慧城市”这一兼具进行时和未来时的话题,而当涉及中国元素时,子沛的行文中出现了暖色调,那种欣赏和希冀让人宽慰之极、意犹未尽!期待《数据之巅》之后,山不穷,峰更高。
——吴甘沙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


★涂子沛先生已经成为中国大数据和数据分析领域最前沿的思想者和专家,如果您想了解大数据的历史、现实和未来,这本书将是您的必读书目。

——托马斯·H·达文波特巴布森学院教授,麻省理工学院数字商务中心研究员

目录

推荐序一进入一个重要的现代文化园地/许倬云XV
推荐序二一部精彩纷呈的时代杰作/郭为XIX
推荐序三大数据可以创造未来/王巍XXIII
第一部分小数据之历史
第一章初数时代:奠基共和
克服民主的劣势:用数据分权
制度创新:变对抗为合作的魔法棒
两党之争:无法精确分割的权力
亚拉巴马悖论:没有完美的方案
有数初成:共和政治反哺数据文化
中国往事:
第一次现代意义上的人口普查
第二章内战时代:终结奴隶制的灯塔
人口普查:南方最大的敌人
用数据辩论:南北战争的序幕
用数据远征:向大海进军
政治计算:解放黑奴的真正原因
兵家和数据:中国历史上的吉光片羽
第三章爆发:镀金时代的三重崛起
用数据预测:转变思维方式
总统之死:专业化的悲情序曲
世纪巅峰:大数据驱动的创新
和政治分家:劳工统计的异军突起
姑娘、棉花和数据:究竟谁在推动历史
尘封的瑰宝:中国的数据可视化先驱
第四章量化:进步时代的数据大潮
用数据决策:水利工程中的数据竞争
冲击量化的极限:给生命定价
“平托”风波:福特公司的道德危机
用数据来审判:理性的必然选择
代理人需要监督:成本收益分析方法的未来
思考中国话题:民族复兴能否量化?
第五章抽样时代:统计革命的福祉
从选票到电影票:和《乱世佳人》共舞
用数据跨界:质量大师是怎样炼成的
旋转质量的飞轮:日本崛起
世纪之问:日本行,为什么我们不行?
第二部分大数据的崛起
第六章开放时代:内开放的历程
内开放1.0:数据承载知情权
内开放2.0:用数据制衡
悲剧现场的
第一个问题:普查局的数据之痛
LEHD项目:开放数据的使用权
内开放3.0:用数据推动创新
2012年:来自中国的组织创新
第七章大数据时代:通往计算型的智能社会
世上本没有数:正解大数据
改变世界的三股力量:大数据的成因
有数据,还要有计算:计算型社会的兴起
普适计算:即将到来的超级数据爆炸
数据和计算: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CPU
数据之巅:通向智能型社会的挑战
第八章智慧城市:正在拍打世界的浪潮
西方和东方:聪明和智慧
目标锁定“城市平台”:神州数码对话录
众包、众智和众创:让大众解决大众的问题
云、隐私和未来:中国和美国的不同挑战
结语把握后发优势:把科技符号变成文化符号
后记蝴蝶振翅

精彩书摘

第七章 大数据时代:通往计算型的智能社会
大数据是人类文明新的土壤,在这片土壤之上,人类将开始建设一个智能社会。
—本书作者,2014年
世上本没有数:正解大数据
传统意义上的“数据”,是指“有根据的数字”,数字之所以产生,是因为人类在实践中发现,仅仅用语言、文字和图形来描述这个世界是不精确的,也是远远不够的。例如,有人问“姚明有多高”,如果回答说“很高”、“非常高”、“最高”,别人听了,只能得到一个抽象的印象,因为每个人对“很”、“非常”有不同的理解,“最”也是相对的,但如果回答说“2.26米”,就一清二楚。除了描述世界,数据还是我们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人类的一切生产、交换活动,可以说都是以数据为基础展开的,例如度量衡、货币的背后都是数据,它们的发明和出现,都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数据最早来源于测量,所谓“有根据的数字”,是指数据是对客观世界测量结果的记录,而不是随意产生的。测量是从古至今科学研究最主要的手段,可以说,没有测量,就没有科学;也可以说,一切科学的本质都是测量。就此而言,数据之于科学的重要性,就像语言之于文学、音符之于音乐、形色之于美术一样,离开数据,就没有科学可言。
除了测量,新数据还可以由老数据经计算衍生而来。测量和计算都是人为的,也就是说,世上本没有数,一切数据都是人为的产物。我们说的“原始数据”,并不是“原始森林”这个意义上的“原始”,原始森林是指天然就存在的,而原始数据仅仅是指第一手的、没有经过人为修改的数据。
传统意义上的数据,和信息、知识也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信息是有背景的数据,而知识是经过人类的归纳和整理,最终呈现规律的信息。
图7–1 传统意义上的数据和信息的区别
但进入信息时代之后,“数据”二字的内涵开始扩大:不仅指代“有根据的数字”,还统指一切保存在电脑中的信息,包括文本、图片、视频等。其中的原因是,20世纪60年代软件科学取得了巨大进步、发明了数据库,此后,数字、文本、图片都不加区分地保存在电脑的数据库中,数据也逐渐成为“数字、文本、图片、视频”等的统称,也即“信息”的代名词。
文本、音频、视频本身就已经是信息,而且其来源也不是对世界的测量,而是对世界的一种记录,所以信息时代的数据又多了一个来源:记录。
图7–2 数据的三大来源
图7–3 现代意义上的“数据”:范畴比信息还要大
注:进入信息时代之后,数据成为信息的代名词,两者可以交替使用。一封邮件虽然包含很多条信息,但从技术的角度出发,可能还是“一个数据”,就此而言,现代意义上的数据的范畴,其实比信息还大。
除了内涵的扩大,数据库发明之后,还出现了另外一个重要现象,那就是数据的总量在不断增加,而且增加的速度不断加快。
20世纪80年代,美国就有人提出了“大数据”的概念。这个时候,其实还没有进入数据大爆炸的时代,但有人预见到,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软件的重要性将下降,数据的重要性将上升,因此提出“大数据”的概念。这时候的“大”,如“大人物”和“大转折”之“大”,主要指价值上的重要性;到了21世纪前10年,尤其是2004年社交媒体产生之后,数据开始爆炸,大数据的提法又重新进入大众的视野并获得了更大的关注。这个时候的“大”,含义也更加丰富了:一是指容量大,二是指价值大。
从这个角度出发,大数据可以首先理解为传统的小数据加上现代的“大记录”,这种大记录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和传统的测量完全是两回事。而且大数据之所以“大”,主要是“大记录”的增长,基于信息技术的进步,人类记录的范围在不断扩大:
大数据 = 传统的小数据 + 现代的大记录
(源于测量) (源于记录)
但到底多大才算大呢?针对这一问题,十多年来争议颇多。这首先涉及衡量数据大小的单位,2000年的时候,一般认为,“太”(T)级别的数据就是大数据了,当时拥有“太”级别数据的企业并不多,但自此之后,互联网企业开始崛起,这些企业拥有各种各样的数据,其中大部分都是文本、图片和视频,其数据量之大,传统企业根本无法望其项背。
理解几个主要的存储单位
一首音乐 ≈ 4兆(M)
一部电影 ≈ 1吉(G,1吉=1 024兆,相当于250首歌曲的大小)
一个普通图书馆的藏书 ≈ 1太(T,1太=1 024吉,相当于1 024部电影的大小)
我认为,不仅仅是互联网行业,其实各行各业的数据都在爆炸,只是规模不同。如果仅仅把大数据的标准限定在互联网企业,认为只有互联网企业才拥有大数据,那就严重窄化了大数据的意义。毕竟容量只是表象,价值才是本质,而且大容量并不一定代表大价值,大数据的真正意义还在于大价值,价值主要是通过数据的整合、分析和开放而获得。大数据是指人类有前所未有的能力来使用海量的数据,在其中发现新知识、创造新价值,从而为社会带来“大知识”、“大科技”、“大利润”和“大智能”等发展机遇。
以上论述,是从概念上分析“数据”和“大数据”的区别,而掌握一个概念最好的方法,还是从动态上了解其成因。大数据的成因,还是人类信息技术的进步,而且是信息技术领域不同时期多个进步交互作用的结果,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当数摩尔定律。
改变世界的三股力量:大数据的成因
1965年,英特尔的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Gordon Moore)在考察了计算机硬件的发展规律之后,提出了著名的摩尔定律。该定律认为,同一面积芯片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量,一到两年将增加一倍。1
要理解这种增加的意义,并不简单。摩尔的本意是,由于单位面积芯片上晶体管的密度增加了,计算机硬件的处理速度、存储能力,即其主要性能一到两年将提升一倍。本来性能提升了,价格也应该上升才对,但现实却很诡异:半个多世纪以来,硬件的性能不断提高,价格却持续下降。之所以这样,竟然还是因为晶体管越做越小,这种体积的缩小也导致其成本下降,再加上人类对晶体管的需求越来越大,大规模的生产也导致价格不断下降。
回顾这半个多世纪的历史,硬件的发展基本符合摩尔定律。以物理存储器为例,其性能确实不断上升,与此同时,价格不断下降。1955年,IBM推出了第一款商用硬盘存储器,一兆字节的存储量需要6 000多美元,此后,其价格不断下降:1960年,一兆字节下降到3 600美元;1993年,下降到大概1美元;2000年,再降至1美分左右;到2010年,每兆价格约为0.005美分。半个多世纪,存储器的价格下降了1亿多倍,这种变化的速度既巨大又剧烈,令人瞠目结舌。事实上,考察人类全部的历史,没有其他任何一种产品的价格下降空间能够如此巨大!
图7–4 1971~2011年中央处理器上的晶体管数量和摩尔定律
注:纵坐标为晶体管数量,横坐标为年份。该曲线表明,在1971~2011年,大概每两年相同面积的中央处理器集成电路上的晶体管数量就增加1倍。需要注意的是,纵坐标从2 300到10 000再到
100 000,其实不成比例,如果严格按比例作图,这将是一条非常陡峭的曲线,页面将无法容纳。(资料来源:维基百科)
晶体管的产量多过全世界的大米颗粒
……

前言/序言

进入一个重要的现代文化园地
许倬云 著名历史学家、美国匹兹堡大学历史系荣誉讲座教授
涂子沛先生所著的这部大作,是大数据时代的应时之作。
他将数据用在管理和研究方面的发展史,以其在美国的发展过程,作为主要内容。他从美国开国时期的人口普查,作为起点,讨论民主制度如何经过数据的调查,才能发展成为“一人一票”的制度。接着,19世纪中叶,美国向西开发,美国的工程兵团,进行丈量和调查,使美国的地理状况和疆域,都有明白的依据。20世纪,“打孔”的计算方法,开创了后世计算器管理大量数据的技术。到今天,我们日常生活中,因为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无处没有数据的存在。以我老病人为例,疾病的性质,或药物的效果,都必须靠大量的数据,作为诊断和治疗的依据。凡此,都是数据的使用。
美国的社会愈来愈复杂,资本主义的国家,证券交易乃是一桩大事。单单用统计来管理证券,已经不太够用。大概在最近30来年,许多大证券商,为了要预测经济的起落和某一种产业的兴衰,大量地使用不同产业之间的关系,也顾及国际贸易的情形。这些私营的企业界,几乎都能相当精准地判断市场的情形。于是,管理证券交易的美联储,实际上就是美国的中央银行,也必须更细密地运用许多数据,以掌握经济的全貌,然后再决定对市场供应的货币是从宽还是从紧。这才是“大数据”的第一次使用。
中国古代兵书《孙子兵法》就说过:“算则胜,不算则不胜;多算胜,少算则不胜。”此处的“算”字,就是如何利用数字,来估计各种因素。一个能干的将领,打一次战役,要考虑到天时、地利、人和,这都是可以用数字表现的。但是,一个治国的领袖,在上述因素以外,还得考虑许多其他的条件。1942年,日本偷袭珍珠港,以为可以一棒打死美国。他们没算到,美国工业的实力,有充分的再生力量,三个月之内,美国立刻就能恢复足够的海空实力。这就是日本军人,只知道计算战役,不会计算战争。到今天,安倍野心勃勃,处处挑衅,他志在日本复兴。他的计算,大概又是计算自己现在的兵力和科技能力;他没有算到,自己的原料供应不够,能源不能自主,人口结构老化:这就是“算”得不够。
“大数据”之“大”,就在于将各种分散的数据,彼此联系,由点而线,由线而面,由面而层次,以瞻见更完整的覆盖面,也更清楚地理解事物的本质和未来的取向。人脑的结构,足够发挥联想力和推论。我们每天的日常生活,时时刻刻在不知不觉中,做“大数据”的工作,将许多因素综合在一起,作为行动和决定的依据。只是一个国家或一个社会的发展,不能全靠眼睛看得见的一些讯息,有许多事物,必须依靠全面和长期的发展情况,才能真实地反映当时一切决定的背景和条件。
今天信息科学的发展,已经能够产生、存储并实时地分析处理大量的信息,整合多个源头的数据,形成全面的多项关系,指出线性的发展方向,引导我们有广阔的视野。计算机今天处理数据的能力和速度,已经超过最聪明的个人。可是,用计算机的还是“人”,如何驾驭这些数字,还是“人”在设计。只是,我们必须要有此认识:今天的世界,已经千丝万缕,将各地、各种行业、各种条件,纠缠成一个复杂的全球网络。管理大企业和管理国家,必须要有足够的信息,了解多种多样的情况,以全面地理解各种问题及其彼此的关联。即使是对个人而言,因为越来越多的行为已经转变为电子化的记录,其生活也和大数据息息相关。“大数据”这个课题,十分重要,我盼望有更多的学者,在这方面提出更多的作品。
涂子沛先生的大作,是讨论大数据较早的中文作品;在此以前,还罕见讨论数据为管理方式的书籍。这本书,主要是以美国社会中数据的使用为例。我知道他一心想用这些例子,提醒中国的读者:在信息科学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不能再忽略数据的使用。涂子沛先生开启了一道大门,我相信,后面会有更多的开展,让大家进入这一个重要的现代文化园地。
一部精彩纷呈的时代杰作
郭为 神州数码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好看的作品,出色的作家
认识涂子沛先生,源于他的第一本著作《大数据》。2012年,我在机场书店无意间看到这本书,一读起来,就不忍释卷。我当时很惊讶,没想到作为IT产业内的大数据技术,竟然可以这样写,如此自然流畅地与美国的社会发展、民主进程融合在一起,有观点、有故事,读来引人入胜,掩卷引人深思。
之后,我主动联络了涂子沛先生,邀请他来神州数码参观考察。涂先生欣然接受,他不仅给神州数码的员工做了非常好的演讲,而且,还与我们围绕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话题,进行了深度碰撞,对我启发很大。
正是那个时候,他告诉我,他已经在构思下一本书,还是以大数据为主题,但会和中国有更多的结合。我非常兴奋,马上向他表示,神州数码非常愿意向他敞开大门,我们在大数据和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的所有思考、探索和实践,毫无保留地向他公开,欢迎他来了解、见证我们的发展。在这之后一年多的时间里,涂先生果然多次来访神州数码,亲自走访了佛山、苏州、张家港、武汉等地,认真访谈了我们的业务负责人、技术带头人,也多次登门拜访各地的政府用户、企业和市民。他体现出的敬业精神和专业能力,让我非常感动,也令我相信他一定能够再次完成一本具有社会影响力的作品。
但亲眼看到《数据之巅》这部书稿时,我承认,我再次被震惊了。这本书再一次超出了我的预期,除了承袭《大数据》一书中科学历史观的叙事方式,这一次,涂先生跳到了哲学思考的层面,以统计学的社会应用为切入点,解构数据文化在美国政治、经济乃至军事发展领域起到的关键作用,一环扣一环,构思精巧,故事生动,逻辑清晰,读起来实在“解渴”。而且,正如他曾经和我说的,“要和中国有更多的结合”,在每一章的最后,他都讲述了中国历史上相对应的数据事件。最后一章的视线更是完全转向中国,用独具中国特色的智慧城市建设案例,理性昭示着中华民族自己的未来。其间,亦庄亦谐的“子沛曰”,也体现了涂先生的幽默和智慧。
说涂先生是中国当代文坛最出色的科学作家之一,这毫不为过,在信息技术领域,他也是前沿的思想者。
捅破东西方哲学的窗户纸
众所周知,理性化、体系化,强调批判精神和实证精神,是西方哲学的特征;感性、体验、直觉,则是东方人的思维方式。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喜欢用道、术、器对事物的本质进行模糊的归纳总结,而西方,则在数据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严谨、理性、体系化的实证科学,如统计学、心理学、社会学等。
站在历史长河上来看,东西方哲学都曾经和正在创造辉煌。在各自哲学思想的引领下,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都是独一无二的。正如中央电视台的纪录片《大国崛起》的开放式结尾,对于未来的发展,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都在思考。
也许涂子沛先生并非刻意,但他在《数据之巅》一书里“中美对比”的结构设计中、在对“数据文化”的倡导中,包括他写作此书的目的—“这本书,我试图在历史的纵轴上,写出数据时代的全景;在和美国的横向对比中,思考我们的现状和未来”,都让他在不经意间,捅破了隔在东西方哲学中间的那层虽薄却韧的窗户纸。
中国社会的持续发展,必然是在中国哲学思想的引导下,同时对“数据文化”这一典型西方哲学特征加以融合,譬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谈到的道、术、器各层面里,融入“数据文化”的基因。正在到来的大数据时代,为这种融合提供了切实的可能性。
中国道路与数据治国
历史的发展,总是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契机。如果说,美国现代社会治理体系肇始于人口普查,那么,大数据的到来,已经显示出强烈的征兆,它将成为中国全面现代化的契机。
涂子沛先生在书中,对大数据有通俗易懂的图解。简单说,大数据的特征,首先是海量,而且是多种格式并存的海量,如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其次是多源,大数据的来源,一是来自于商业企业,如电信、金融、电商平台、社交网站等;二是来源于政府,如人口普查、户籍登记、社保、医保等。伴随着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的快速发展,全球数据总量每年以超过40%的速度成长,几乎每两年就翻一番。
2013年,中国产生的数据总量超过0.8ZB,是2012年的两倍,相当于2009年全球数据总量。预计到2020年,中国产生的数据总量将超过8.5ZB,相当于2013年的10倍。另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3年数据,我国已拥有6.18亿互联网用户,几乎是美国的2倍;拥有超过12.29亿部手机,是美国的3倍,但每年新增的数据量却不及美国的1/10。所以,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是数据大国,但还不是数据强国。中国缺乏的不是可供收集的数据,而是对于大数据收集、分析、应用及有效管理的手段和意识。
前不久,神州数码提出了“虚拟映像”理论,尝试从技术角度阐释大数据革命的本质。在我们看来,随着网络泛在化,各种社会关系和生产关系逐步映射到其中,形成了与现实社会平行的网络空间。由于网络的拓扑性,各种关系通过数据的方式多维度地体现出来,给社会发展、社会治理、经济活动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直接体现在大数据对各个行业的颠覆式创新上,而且已经在政府、金融、贸易等领域初现端倪。涂子沛先生在本书的第八章,对城市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在改善民生、繁荣经济和优化社会治理结构方面的成效有生动的描述,也有对下一步政府运营外包的创新思考。“单独二孩”政策的出台,就是通过对巨大的人口普查数据,进行复杂建模、可视化分析、沙盘演练后做出的科学决策。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委实给全社会带来了一场“地震”。制造业乃至各行各业,在可预见的未来,也将受到大数据颠覆式的影响。众创、众智、众筹等商业创新模式,也在大数据时代呼啸而来。
大数据时代,信息安全是头等大事。没有数据的开放,就难以形成大数据应用和大数据革命,与此同时,网络和数据安全就显得尤为重要。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数据安全,就没有社会稳定。必须把网络安全纳入到法制的轨道上来。因此,首先要建立个人信息安全保护、信息主权的法律,用法律来界定信息主体、信息主权的边界;其次,作为有影响力的大国,中国应该积极推动全球信息安全公约的建立,使得网络安全能够像核安全一样,在联合国的协调下,各国在法律体系下相互制约、共谋发展;最后,中国要做强,在大数据应用、大数据安全和信息安全上,一定要增强自主创新的能力。
大数据正在从道德、文化、制度、产业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重构现实社会。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正在抓住这一契机,倡导数据文化,做好制度建设,全面推进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我相信,涂先生这本书,一定会推动中国向数据强国不断迈进。
感谢涂子沛先生的智慧,为时代贡献了一部杰作。在倡导数据文化和数据治国上,我们永远是同行人!
大数据可以创造未来
王巍 中国金融博物馆理事长
读好书是愉快的,这是涂子沛先生的新书,也与他第一本《大数据》一样,我一气呵成地读完。
美国的独立与宪政、扩张与夯实、创新与制度,这都是耳熟能详的历史进程,不过200多年,我们可以用各种维度来梳理,不免老生常谈。从大数据起步,居然别开生面,令人欣喜。涂先生善于讲故事,在他的演绎中,大数据所奠定的一个个里程碑令人信服地在繁杂错乱的社会文化与伦理的演化中挺拔而出。
数据思维以泰勒模式在100年前统御了美国企业与产业管理之道,也在半个世纪前以戴明模式契合并促进了日本企业全球竞争的能力。对于大而化之、不谙“数目字管理”(黄仁宇言)的中国民族而言,这个突然降临的大数据时代,我们如何应对,如何起步,又如何融入?
涂先生在本书中为这些问题提供了许许多多深入的思考和有见地的观点。他深思熟虑,用语殷殷,穿行在中美两国的历史中,努力发掘各个大数据改变观念、改造社会、改革制度的故事,无论人与事件,都是栩栩如生,发人深省。从商业运作、社会治理到技术创新,我们都确信大数据不可或缺,必须开放,面向全球,更要面向我们自己。我们也甚至同意要如涂先生所言,努力“把科技符号变成文化符号”。
本书十分厚重,但读下来,还是令人意犹未尽,我认为还可以发展出第三部分,即大数据的市场基础(或机制)。大数据观念不只是明智领导的选择,也不只是精英人士的忧患意识,更是千千万万人能够在一个稳定而宽容的创业环境中的竞争过程。我们需要郭为林杨们的披荆斩棘,需要政府官员们的视野通达,更需要去中心化的开放市场,允许创业者、投资者与消费者真正将大数据作为资产、资本和生态空间去开发、增值和交易,而不是简单视其为工具和便利。
大数据可以承载信息、知识和历史,而信息、知识和历史就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平台、资产和财富。大数据可以梳理历史,可以颠覆现实,当然就可以创造未来。
停留在思维和观念的大数据是无解的,创造大数据社会是这一代人的使命和行动。这本书让我们有目标有信心,也给我们创新的无限空间。
结语 把握后发优势:把科技符号变成文化符号
人类知识的唯一来源,是对过去经验的记录和整理,而数据,正是这种记录的载体,因此数据的价值首先在于它是知识的来源。如果说传统的数据是人类部分知识的来源,那随着人类记录范围的不断扩大,现代意义上的大数据将逐渐成为人类全部知识的来源。
前文反复谈到,数据是对客观世界的测量和记录,这种记录也是对历史和现实的记录。1869年,当美国总统加菲尔德在对美国的人口普查体系进行现代化改造之时,他就发现,数据当中不仅蕴藏着社会发展的规律,它还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历史书写方式:
“直到现在,历史学家还是以一种总体的形式来研究一个国家,他们只能给我们讲述帝王将相以及战争的历史,但关于人民本身—我们庞大社会中每个生命的成长、各种力量、细节及其规律,历史学家说不出太多的东西……而普查把我们的观察放大到民房、家庭、工厂、煤矿、田野、监狱、医院等集中展示人性之强大及脆弱的所有地方,这让新的历史记录成为可能。”
今天回头看,此话非常具有前瞻性。随着人类跃进到大数据时代,数据不仅是新知识的来源,还是记录历史最重要、最可靠、最好的方式。从今以后,人类所有的历史记录,无论是数字、文档、图片,还是音频和视频,都将以数据的形式存在,数据就是静态的历史,历史就是动态的数据。历史的碎片,就是游离的数据;历史的迷雾,就是模糊的数据;历史的盲点,就是缺失的数据。用数据构建的历史,因为精确的细节而永远鲜活,数据越丰富,后世的历史学家也就越能经由数据更好地再现当时的社会。
除了发现知识、记录历史,本书认为,人类使用数据的巅峰形式,是通过数据训练机器,让机器获得智能,在不远的将来,无处不在的计算设备和网络将像有智商的人一样,为人类工作和服务。这意味着我们在向智能型社会迈进,在这个新的社会形态,由于精准的计算和预测,整个社会的各个部分可以像无数个大大小小的轴承和齿轮一样,环环相扣,齿齿吻合,日常管理将通过数据得到优化,各种任务、合作可以无缝对接,社会运行的成本可大幅降低,更重要的是,越来越多的工作将被计算机或者机器人代替。这既是进步,又是挑战。回望农业时代和工业时代,人类不断地开发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从地表到地下,物理性的资源终有耗尽的一天,而大数据将成为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资源,在这片资源之上,再通过软件和算法,人类将建设一个智能型世界。
数据,正在成为这个世界最重要的土壤和基础。
在这个社会转型的紧要关头,中国,作为正在赶超发达国家的发展中国家,历史将赋予我们前所未有的机遇。例如,当年的美国用了几十年的努力,才建立了全民信用制度,今天,因为掌握了客户的交易流水数据,阿里巴巴在短短几分钟之内就可以决定是否发放一笔贷款。利用无处不在的充沛数据,中国的全民信用体系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以较小的成本就可以建立起来。又如,随着网络的普及,信用卡将数据化、虚拟化,实体信用卡将大幅减少甚至消失,这意味着我们的银行不用再像美国银行那样建设那么多的物理网点和自动存取款机了。再如,因为智能在线教育平台的出现,未来的教育资源完全不会局限于钢筋水泥的学校,中国教育资源紧缺的问题可能得到快速的、大幅的缓解。此外,可穿戴式电脑设备、智能软件诊断系统、远程医疗等技术的出现,将缓解医疗资源、专业人才的紧缺。
种种机遇,可以概括为“后发优势”。
以银行的自动存取款机为例。从下表可以看出,近年来,中国拥有的自动存取款机在迅速增加。 2012年,中国平均每10万成年人拥有的自动提款机数量为37.51台,但和英、美、日、加等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差距还很大:加拿大平均每10万成年人拥有的自动存取款机为205台、美国为173台、日本为127台。如果要在数据上缩小、拉平这个差距,中国肯定还需要很多年的努力。但由于大数据、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和普及,大部分金融交易都可以通过虚拟账户来完成。可以预见,未来的社会一定不需要那么多实体存取款机了,如果我们现在就能立足长远、科学规划,就可以跨越建设这些存取款机的环节、省去相应的费用,这就是后发优势。

规格参数

品牌 京东图书
品牌属地 中国
ISBN 9787508644660
著者 涂子沛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印刷时间 2014-05-01
用纸 胶版纸
包装 精装
出版时间 2014-05-01
页数 368
版次 1

免责声明

产品价格、包装、规格等信息如有调整,恕不另行通知。我们尽量做到及时更新产品信息,但请以收到实物为准。使用产品前,请始终阅读产品随附的标签、警告及说明。

查看详情
加入收藏
{{ $isZh ? coupon.coupon_name_sub : coupon.coupon_ename_sub | formatCurrency }}
{{__("Buy Directly")}} {{ itemCurrency }}{{ item.directly_price }}
数量
{{ quantity }}
{{ instockMsg }}
{{ limitText }}
{{buttonTypePin == 3 ? __("Scan to view more PinGo") : __("Scan to start")}}
由 京东图书 销售
送至
{{ __("Ship to United States only") }}
满$69免运费
正品保证

已加入购物车

继续逛逛

为你推荐

{{ item.brand_name }}

{{ item.item_name }}

{{ item.currency }}{{ item.market_price }}

{{ item.currency }}{{ item.unit_price }}

{{ item.currency }}{{ item.unit_price }}

优惠券

{{ coupon.coupon_name_new | formatCurrency }}
领取 已领取 已领完
{{ getCouponDescStr(coupon) }}
{{ coupon.use_time_desc }}
即将过期: {{ formatTime(coupon.use_end_time) }}

分享给好友

取消

亚米礼卡专享价

使用礼卡支付即可获得礼卡专享价

规则说明

礼卡专享价是部分商品拥有的特殊优惠价格;

购买礼卡专享价商品时,若在结算时使用电子礼卡抵扣支付,且礼卡余额足够支付订单中所有礼卡专享价商品的专享价总和,则可以启用礼卡专享价;

不使用礼卡支付,或礼卡余额不满足上一条所述要求时,将无法启用礼卡专享价,按照普通售价计算,但您仍然可以购买这些商品;

在购买礼卡专享价商品时,若余额不足,可以在购物车或结算页中点击“充值”按钮对礼卡进行购买和充值;

商品若拥有礼卡专享价,会显示“专享”的特殊价格标记;

如有疑问,请随时联系客服;

礼卡专享价相关规则最终解释权归亚米所有。

由 亚米 销售

服务保障

Yami 满$49免运费
Yami 无忧退换
Yami 从美国发货

配送信息

  • 美国

    标准配送 $5.99(不包含阿拉斯加,夏威夷),最终价满$49免运费

    本地配送$5.99(加州,纽约州,新泽西,麻省和宾夕法尼亚,以上州部分地区);最终价满$49免运费

    两日达(包含阿拉斯加夏威夷)运费$19.99起

退换政策

亚米网希望为我们的客户提供最优秀的售后服务,让所有人都能放心在亚米购物。亚米自营商品在满足退换货条件的情况下,可在收到包裹的30天之内退换商品(食品因商品质量问题7天内可退换;为了确保每位客户都能获得安全和高质量的商品,对于美妆类产品,一经开封或使用即不提供退款或退货服务,质量问题除外;其他特殊商品需联系客服咨询)。
感谢您的理解和支持。

查看详情

由 亚米 销售

亚米电子礼品卡使用规则

若购买时选择自动充值,订单完成后礼卡将自动充值到您的账户中;

若购买时选择发送邮件,订单完成后系统将自动发送卡号和密码到您填写的邮箱;

发送邮件时,任何用户均可使用邮件中的卡号密码进行礼卡充值,请妥善保管邮件信息。

如接收邮件遇到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发送邮件时,若礼卡没有被兑换,可以补发邮件。若已经被其他用户兑换,则无法补偿;

亚米网电子礼卡可用于购买自营或第三方商品;

亚米网电子礼卡没有有效期限制,长期有效;

亚米网电子礼卡的金额,可分多次使用;

亚米网电子礼卡业务规则,最终解释权归亚米网所有。

退换政策

已消费的电子礼卡不支持退款。

京东图书 销售

服务保障

Yami 满$49免运费
Yami 最优售后
Yami 美国本土发货

配送信息

  • 美国

    标准配送 $5.99(不包含阿拉斯加,夏威夷),最终价满$49免运费

    本地配送$5.99(加州,纽约州,新泽西,麻省和宾夕法尼亚,以上州部分地区);最终价满$49免运费

    两日达(包含阿拉斯加夏威夷)运费$19.99起

退换政策

提供30天内退还保障。产品需全新未使用原包装内,并附有购买凭据。产品质量问题、或错发漏发等,由商家造成的失误,将进行补发,或退款处理。其它原因需退货费用由客户自行承担。

由 京东图书 销售

服务保障

Yami 跨店满$69免运费
Yami 30天退换保障

亚米-中国集运仓

由亚米从中国精选并集合各大优秀店铺的商品至亚米中国整合中心,合并包裹后将一次合包跨国邮寄至您的地址。跨店铺包邮门槛低至$69。您将在多商家集合提供的广泛选品中选购商品,轻松享受跨店铺包邮后的低邮费。

退换政策

提供30天内退换保障。产品需在全新未使用的原包装内,并附有购买凭据。产品质量问题、错发、或漏发等由商家造成的失误,将进行退款处理。其它原因造成的退换货邮费客户将需要自行承担。由于所有商品均长途跋涉,偶有简易外包压磨等但不涉及内部质量问题者,不予退换。

配送信息

亚米中国集运 Consolidated Shipping 运费$9.99(订单满$69 包邮)

下单后2个工作日中国商家发货,所有包裹抵达亚米中国整合中心(除特别情况及中国境内个别法定节假日外)会合并包裹后通过UPS发往美国。UPS从中国发货后到美国境内的平均时间为10个工作日左右,根据直发单号可随时跟踪查询。受疫情影响,目前物流可能延迟5天左右。包裹需要客人签收。如未签收,客人须承担包裹丢失风险。

由 京东图书 销售

服务保障

满$69免运费
正品保证

配送信息

Yami Consolidated Shipping 运费$9.99(订单满$69包邮)


下单后1-2个工作日内发货。 物流时效预计7-15个工作日。 如遇清关,交货时间将延长3-7天。 最终收货日期以邮政公司信息为准。

积分规则

不参加任何折扣活动以及亚米会员积分制度。

退换政策

提供30天内退还保障。产品需全新未使用原包装内,并附有购买凭据。产品质量问题、或错发漏发等,由商家造成的失误,将进行补发,或退款处理。其它原因需退货费用由客户自行承担。

Yami

下载亚米应用

返回顶部

为你推荐

品牌故事

京东图书

为您推荐

Yami
欣葉
2种选择
欣叶 御大福 芋头麻薯 180g

周销量 600+

$1.66 $1.99 83折
Yami
欣葉
2种选择
欣叶 御大福 芋头麻薯 180g

周销量 600+

$1.66 $1.99 83折
Yami
欣葉
2种选择
欣叶 御大福 芋头麻薯 180g

周销量 600+

$1.66 $1.99 83折
Yami
欣葉
2种选择
欣叶 御大福 芋头麻薯 180g

周销量 600+

$1.66 $1.99 83折
Yami
欣葉
2种选择
欣叶 御大福 芋头麻薯 180g

周销量 600+

$1.66 $1.99 83折
Yami
欣葉
2种选择
欣叶 御大福 芋头麻薯 180g

周销量 600+

$1.66 $1.99 83折

评论{{'('+ commentList.posts_count + ')'}}

分享你的感受,帮助更多用户做出选择。

写评论
{{ totalRating }} 写评论
  • {{i}}星

    {{i}}星

    {{ parseInt(commentRatingList[i]) }}%

Yami Yami
{{ comment.user_name }}

{{ showTranslate(comment) }}收起

{{ strLimit(comment,800) }}查看全部

Show Original

{{ comment.content }}

Yami
查看更多

{{ formatTime(comment.in_dtm) }} 已购买 {{groupData}}

{{ comment.likes_count }} {{ comment.likes_count }} {{ comment.reply_count }} {{comment.in_user==uid ? __('Delete') : __('Report')}}
Yami Yami
{{ comment.user_name }}

{{ showTranslate(comment) }}收起

{{ strLimit(comment,800) }}查看全部

Show Original

{{ comment.content }}

Yami
查看更多

{{ formatTime(comment.in_dtm) }} 已购买 {{groupData}}

{{ comment.likes_count }} {{ comment.likes_count }} {{ comment.reply_count }} {{comment.in_user==uid ? __('Delete') : __('Report')}}

暂无符合条件的评论

评论详情

Yami Yami

{{ showTranslate(commentDetails) }}收起

{{ strLimit(commentDetails,800) }}查看全部

Show Original

{{ commentDetails.content }}

Yami
查看更多

{{ formatTime(commentDetails.in_dtm) }} 已购买 {{groupData}}

{{ commentDetails.likes_count }} {{ commentDetails.likes_count }} {{ commentDetails.reply_count }} {{commentDetails.in_user==uid ? __('Delete') : __('Report')}}

请输入内容

回复{{'(' + replyList.length + ')'}}

Yami Yami

{{ showTranslate(reply) }}收起

{{ strLimit(reply,800) }}查看全部

Show Original

{{ reply.reply_content }}

{{ formatTime(reply.reply_in_dtm) }}

{{ reply.reply_likes_count }} {{ reply.reply_likes_count }} {{ reply.reply_reply_count }} {{reply.reply_in_user==uid ? __('Delete') : __('Report')}}

请输入内容

取消

End

发表评论
商品评分

请输入评论

  • 一个好的昵称,会让你的评论更受欢迎!
  • 修改了这里的昵称,个人资料中的昵称也将被修改。
感谢你的评论
你的好评可以帮助我们的社区发现更好的亚洲商品。

举报

取消

确认删除该评论吗?

取消

历史浏览

品牌故事

京东图书